厦门网讯(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)昨日,又一厦企、速冻食品龙头——安井食品正式登陆港交所,成为继吉宏股份之后我市第二家“A+H”股双重上市企业,也是国内首家“A+H”上市的食品企业。上市首日,安井食品港股收报57港元。
此次安井食品全球发售H股基础发行量约为3999.47万股,香港发售股份1200万股,国际发售股份2800万股,募集资金约为23.9968亿港元(约合21.91亿元人民币),高盛和中金公司为其联席保荐人。募资分别用于扩大销售及经销网络、提升采购能力、优化供应链及搭建供应链系统、业务营运数字化、产品开发及技术创新(5%)、营运资金等用途。
国内市场份额最大海外占比有待提高
安井食品于2001年12月在厦创立,主要从事速冻食品的生产和销售,2017年,其登陆上交所上市。安井食品拥有多个品牌,包括安井、冻品先生、安井小厨、洪湖诱惑、柳伍、功夫食品,旗下产品涵盖三大品类——速冻调制食品、速冻菜肴制品及速冻面米制品。2024年,公司已培育出39个营收超过1亿元的大单品。
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,中国的速冻食品行业竞争激烈且分散,按2024年收入计算,安井食品市场份额为6.6%,是中国最大的速冻食品公司。本次安井食品赴港上市,推动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是市场关切所在。据了解,目前安井食品海外销售占比不高,2024年仅为总收入的1.1%。
招股书显示,2022年、2023年和2024年,安井食品收入分别约为121.06亿元、139.65亿元、150.3亿元人民币;同期经调整净利润分别约为11.51亿元、15.2亿元、16.15亿元人民币;毛利率分别为21.2%、22.6%及22.7%。
赴港上市这三领域居多AI企业扎堆迈向港交所
近期港股IPO节奏明显加快,体现市场信心与流动性恢复。数据显示,截至6月30日,年内港股共有43只新股上市,首发募资合计1067亿港元,数量和规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3%、708%。其中,厦企有三家,除安井食品外,还有吉宏股份、云知声。
从行业分布来看,今年上半年在港上市的科技、医药等领域公司较多。业内人士指出,这三个领域的共性在于拥有技术护城河及明确的国际化诉求,在港股上市可助力其实现全球资源整合。
尤其伴随生成式AI的爆发,国内AI“新秀”崭露头角,多家人工智能企业扎堆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并实现上市。比如刚上市的云知声,主要业务聚焦AI语音赛道,被称为“港股AGI第一股”。DeepSeek的标志性崛起,带动资本对中国科技公司的价值重估,也为港股带来新机遇和窗口期。同时,叠加港股政策红利,越来越多AI领域的科技公司选择赴港IPO。
构建双融资平台推进全球化战略
据记者梳理,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首发募资额普遍较高,不少A股公司赴港二次上市,构建“A+H”双融资平台,推进全球化战略。安井食品就在招股书披露其海外扩张计划,加强海外销售渠道及经销网络,搭建全球采购及全球供应链。
从目前看,赴港上市的企业质地都不错,正吸引更多海外长线资金参与。专业人士提醒,有意赴港上市的A股企业,需建立两地合规团队,统一协调A股和H股信息披露,建立内幕信息隔离机制,避免静默期违规交易,尤其是要做好内幕信息知情方的管理。
展望下半年,港股IPO募资规模将持续扩张,更多大型IPO有望出现。
金勺子配资-哪个证券公司可以加杠杆-配资炒股技巧-可信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